()一兰大师虽是女子,却也是爽快之人,倒有点像“三英二云”中李英琼的性格。她也是刚化为人形不久,虽有日、月、金轮在体内,却也不会运用,只得拔出南明离火剑替下了雁七。
一兰大师虽还不会御剑伤人,可南明离火剑端是一件宝贝,剑上带有南明离火。南明离火比三昧真火更为厉害,能焚烧一切物质。长孙无邪也识得厉害,一味攻人,不与剑相交。一兰大师倒是攻守有法,只是在久攻之下,必露破绽。只见长孙无邪抓住个破绽,一棍攻向一兰大师左腋,一兰大师回剑已经来不及了,顿时慌张起来,心如死灰。
只听“哐铛”一声,长孙无邪的紫竹齐眉棍已经被弹开来。一兰大师一看,原来是日金轮已透体而出,护住己身。原来日、月金轮在主人危机的时候还有自动护身功能,这一发现真是非同小可。当下也不怕被长孙无邪的棍打倒,举剑乱砍起来,剑势大开大合,颇有壮士断腕的风范。要不是有日金轮护体别说断腕了,断脚都有可能。
长孙无邪这个郁闷啊,前一个是打不怕,这一个又是不怕打,两个都打上去像没事人一样,还都跟他一样不会御剑和道术。好歹他拿的也是仙府奇珍级别的宝物,打在身上怎么样也要叫两声疼给点表示下吧。谁知道上一个金钟罩不说,这又一个铁布衫的。
话说这两人拼斗,紫竹齐眉棍的紫芒和日金轮的金光不断碰撞、闪现,射冲斗府。当日仙界的玄穹玉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紫芒闪动。取来玄光镜来察看下界,这玄光镜乃是仙界用来观察下界的一件法宝,不管在那发生的事情,都看的真,听的明。还能看过去未来。与众仙一看,原来是峨嵋山来收弟子,两人的仙府奇珍相拼所至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有一有道行之人出手,金光将潜息了。
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想了一想,命太白金星去取出封神一战中用过的“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柄宝剑出来。说:“蜀山剑仙一脉在人世多种善因,而今人间妖魔辈出,特赐“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把神剑相助。二郎神,你切将这四把神剑放在蜀山峨嵋派的择剑峰,异日待有缘人得之。”二郎神领命去了。
这峨嵋派的择剑峰,就是一座叉满飞剑的山峰,每个新入门的弟子都要去那选择适合自己的飞剑,也可以说是给剑选择。
峨嵋派弟子都觉得无聊,螳螂仙也看不过去了,叫道:“一兰大师,回来!”当下一兰大师听见后便收招回来,长孙无邪也不追打,反正打了也是白打。
螳螂仙上去,长孙无邪问:“你不会也不怕打吧?”螳螂仙说:“很怕,吃你一棒我就魂飞魄散了。”长孙无邪极为兴奋,打了两阵终于遇上个怕打的了。顿时恶向胆边生,一棒如蛟龙出海,捣向螳螂仙胸口。
螳螂仙看见长孙无邪来的近了,运用玄功,施展仙法,手掐灵诀,把口一张,十颗金光飞出,化为一个圈,能大能小,形如一个日轮,毫光万丈。从长孙无邪当头罩下,连人带棍捆了起来。
这十颗金光乃是螳螂仙体内金丹,一般人只有一颗金丹,可是这螳螂仙经过十世金身后,到了这第十世修到开光期成丹时修出来的是十颗金丹,这十颗金丹就是毁掉一颗,运功之后还能恢复,就是说只要十颗不一起毁掉,就不会死。这个奇怪的情况他师傅苦行头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后只得不了了之。螳螂仙想:总不会到了元婴期后,十颗金丹都会生成十个元婴吧。螳螂仙想着自己体内有十个元婴的壮观场面,十个元婴在加上自己,一共十一个,这不是都能组成个足球队了。
不过经过他跟他师傅的研究,发现这十颗金丹的一个用处,这十颗金丹竟能飞出体外,化为一个金圈大约丈许。能大能小,形如一个日轮,威力引发时,眼前倏地奇亮,金霞焕彩,生出无量吸力,吸上身来。如换一个法力稍差的人,当时定被吸进圈中,被拿到圈中道法、法宝、飞剑都不能发,只有束手被擒。
长孙无邪及睁眼看时,把身子动不得了。当下说到:“这是什么妖法?”螳螂仙微笑不已。
妙一真人抓住机会说:“你想学,想学我就教你啊。”螳螂仙把口一张,金圈又还化为十颗金光收会体内。长孙无邪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愿赌负输,向妙一真人拜倒在地,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妙一真人开怀大笑:“你前生就是这种刚烈的性格,想不到今生一点也没变化。好好好。”
苦行头陀对妙一真人说:“这次我想把螳螂仙一脉也放在你这,修习道术,毕竟我修的是佛门,已经没什么能教他的了。”妙一真人说:“我答应你,此子资质上佳,一定能融合你我两家之长。”
一兰大师和雁七也上前来说:“今日我们四人都被收录在峨嵋门墙之下,也是有缘,就按我说的,以后我们就叫‘蜀山四妖’了。同生共死。”雁七、长孙无邪、螳螂仙也都见过相互的本领,知道都有奇缘,相互都有了好感,当下也不推辞。
妙一真人正了正神色,变的肃穆起来,一看就知道有大事要宣布,众人也都停止了打闹。妙一真人说:“经过这次的蟠桃大会后,大家就要分别了,我来说一下你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开辟洞府,这次分三批人,‘峨嵋七矮’一脉,‘三英二云’一脉,‘诸葛警我和白侠孙南’一脉各自带领自己的师兄弟去开辟洞府。而‘蜀山四妖’带领弟子去凝碧崖修习本门的基础道法、峨嵋剑诀等基础。知道通过‘左元十三限’和‘右元火宅’的考验,方可下山。”
众弟子开始相互道别,看的出来大家的感情都很深厚,舍不得离别,可是不得不离别。
人生也是如此,更何况感情呢。
蜀山问天书_蜀山问天书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