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三一琢磨,既然登希平人不错,那就赶快找个机会提拔他。不久就到了提拔登希平的那天,登希平闪亮登场,毛石三的亲信、权贵勋臣们瞪大眼睛一瞧,得,一个野心家,一个揽权皇后,成双配对,一个装模作样,一个冷血无情,也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啦,来宾们都不觉哑然,毛石三心头也是懊悔不已。但是说来也怪,毛石三居然真的给了登希平副统领这个要职,两人在一起还很是热情,一起谈治国安民之策。毛石三也只好就这么认可司马懿一般的登希平,因为不可能把身经百战的功臣都杀光吧。
看到自己的接班人,有了相配的辅助之能臣,其妻江玫瑰心里倒很满意。没过多久,毛石三身染重病,他十分害怕接班人的地位被别人夺走,临死的时候他把自己亲信叶百年,叫到病榻之前进行临终嘱托,将华有恩托付给叶百年,希望叶百年能辅佐华有恩成为闻名于世的华国领导人,叶百年见毛石三都快要死了,于是不得不答应了毛石三的请求。
为了让叶百年放心,毛石三允准了叶百年在他临终时所提的请求,这可把远在天边的一个人给乐坏了,这人就是被贬斥下放到偏远山区的登希平。登希平在成为副统领后,就向毛石三提出了开放国门,向西方强国学习的强国之策,可是这与毛石三实行的国有化的国策想违背,在三次将登希平贬斥之后,登希平就留在穷乡僻壤,如今叶百年掌权,加上登希平又是他的老领导,对叶百年有知遇之恩,叶百年早想将登希平解救出来。
这时正好华有恩出国访问,登希平被叶百年带回北都,等到华有恩回来,登希平和叶百年一起发动政变,一天夜里凌晨两点半,华有恩在自己的府邸安然入睡,此时正有一队五十多人全副武装的部队来到华府,守卫华府大门的站岗警卫员,见到这队人马上前询问。
“你们是什么部队的,这么晚来华府做什么?”警卫员开始盘问。
但是来人不予回答,警卫员的话音未落,带头的士兵就冲了上去,冲着盘问的警卫员就是一拳,这一拳力道不小,一拳就把警卫员打得头晕眼花,噗通一声倒在地上,另一名警卫员准备拔枪,但是还没来得及,就被冲上来的几个人给制服了,这队人让门外被抓的警卫员骗开大门,然后一起冲入华府中,将三十个值班警卫员都给制服了,华有恩也被这队人给控制了,于是在叶百年的威逼下,华有恩签下了退位让贤文件。
红星国在一夜之间,只用了五十多个全副武装的精兵,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而红星国百姓、党员等都无异议,说明红星国的专制之强,红星国民众对谁上台并不关心,所以登希平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惊天逆转,登希平一时间官职蹭蹭地向上狂升,原本毛石三在世的时候,登希平就担任了副统领要职,自从叶百年把登希平带到北都时起,登希平就升职为军政部部长、国家大统领。至此这个登希平自恃是开国元勋,现在又是唯一一个资格最老的党员,成天在外面进行外交活动,而提拔起来的高官,则开始飞扬跋扈,胡作非为。
众大臣都对登希平又恨又怕。他们私下议论道:“登希平能够有今天,都是靠着老部下,叶百年来升官,自古强臣在朝必称王,如今登希平已经一言九鼎,而且朝中能臣,灭门的多,终老的少,登希平最喜爱的李捧,也越来越目中无人了,狂妄不羁,将来要给华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可是能臣猛将,不是被贬斥下放,就是被整死了,如今红星国又有谁可以做自己的接班人,自己的儿子在自己被下放后,被人从楼上丢了下去,还好楼不高,但是也成了残废,要他继承肯定难以保住江山,还有可能全家遭到灭门之运,登希平最信任的就是军政部副部长叶百年,登希平觉得对不起他,叶百年有拥立之大功,是叶百年把他从穷山沟里捞了出来,并且扶持他当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结果登希平却害怕他再度兵变,而削夺他的兵权,因为登希平不想也害怕被下放、被人整,为了弥补一下叶百年,登希平召他前来推举接班人,叶百年原来有个好友也是最亲密的战友,也就是江爱民的父亲江山水。
于是叶百年向登希平推荐了他,很快登希平就调江爱民入京,然后天天给他看自己的批示,江爱民的愚笨无能让登希平颇有些担心,而李月月横行不法的流言蜚语,登希平也有所耳闻。某一天,登希平在北都皇宫内宴请文武百官,酒过三巡之后,司法部部长息钟勋假装喝醉了,走到登希平面前跪下,抚摸着登希平所坐的黄金龙座,嘴里含含糊糊地反复念叨:“这个座位太可惜了”。登希平是政治高手,又是百战名将,自然也不笨,心里已经明白息钟勋的意思,表面却假装听不懂他的话,借口息钟勋喝醉了,把息钟勋撵了出去。
不过继承人能否胜任,能否统治华国这个大国,这件事让登希平心里很犯愁。过了几天,登希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召江爱民和其手下的官员都去吃饭,然后突然送给太子几封公文让江爱民审阅。李捧一看,知道狗屁不通,非常害怕。这个时候只有江爱民的恩公在场,李捧赶紧让江爱民的恩公捉刀,这位恩公就是叶百年,叶百年挥动如椽大笔,刷刷刷,写得是洋洋千言,博古通今,李捧虽然傻,但是看了后十分满意。
就在要交卷的时候,旁边的一个侍卫看到了答卷,赶紧阻止道:“大统领本来就知道江爱民平常不爱学习,而这个批阅却写得文采过人,登希平知道了恐怕要有麻烦。”李捧一听果然很有道理,便又叫这个侍卫重新写了一套粗浅的答案,让江爱民照抄了一份交差。
登希平接到了江爱民送来的批阅,看后感觉虽然回答的不很高明,但是好歹还能做到有问有答,可见江爱民的脑子还是蛮灵活的嘛,于是“览而大悦”,彻底打消了对江爱民的疑虑,再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