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宜晟这几日自如的应对了数万大军,连日听着众人的敬仰赞誉,年岁尚小,心思自然有几分自大骄傲,听到揽星的警示,不解问道:“他们作为败军之将,又不得东华新帝信任,便是回到东华也难活命,我已经承诺了给他们安身立命之所,他们为什么还要背叛我?”
见此状,揽星知道他现在再说什么高宜晟都听不进去了,只能无奈的劝解高宜晟道:“骄兵必败的道理希望你能明白。况且靠人不如靠己,不能将希望全压在陈胜卓那里,我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你既然信任陈胜卓,正面迎敌还是按计划交给他,两侧夹击便交给我和殷统领去吧,你在后方镇守,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定要看住陈胜卓的妻儿…”
“不要再说了,我既已答应陈胜卓不会动他家人,又岂能背信弃义,再说用人不疑,他们没有理由背叛我。”高宜晟有些不耐烦的打断揽星说道:“我才是北境守军主帅,你不要总当我是个没用的孩子,东阳夜袭我能胜,这次抗击北牧也一定会赢,我是不会躲在你们背后当缩头乌龟,还是按原计划,我带人伏击右翼,你伏击左翼,与陈胜卓形成三面夹击逼退北牧铁骑。”
揽星还要劝阻却见高宜晟心意已决,知道多说无益,便重新调配了伏击战队的人员,安排殷鹏程带领三千禁卫军、左都卫范越带领两千府兵、左前锋将军韩振带领两千壮丁共计七千将士跟随高宜晟伏击右翼,又命挽风抱月贴身护卫高宜晟。而自己则同右都卫吴世勋、右前锋将军罗阳一起带着三千奴隶组成的队伍伏击左翼。
高宜晟明白揽星是担心自己安危,将大部分战力全都集中在了自己身边,高宜晟生平最缺的便是关怀,他不愿用陈胜卓的妻儿威胁陈胜卓便是有感于他们一家三口间的情真意切。此刻看到揽星如此为自己着想,内心大为感动,却也不愿揽星陷入险地,执意不肯按揽星安排的人员分配执行,最后揽星妥协,调配人员为高宜晟带领三千禁卫军与三千奴隶驻守右翼,自己带领两千府兵两千壮丁驻守左翼。
战事部署完成后抗北联军便兵分三路,到达了自己的驻守地点,在敌军到达前紧锣密鼓的进行战事布防。挽风抱月满脸担忧的跟在高宜晟身旁埋伏在左侧的草丛里,战队出发前,揽星吩咐了招云挽风抱月三人些事,安排挽风抱月尽一切可能保护高宜晟,又交代招云待在营地及时控制住陈胜卓妻儿,最让人担忧的是分别前揽星要求他们发誓无论自己在与不在都要誓死辅佐高宜晟。这仿佛交代后事的举动说明揽星对于此战获胜并没有信心,但他已经想到了保全高宜晟的办法,而这办法却需以牺牲他自己为代价才能成功。本来抱月是如何也不肯同意的,却不想揽星说他把毕生所愿都赌在了高宜晟身上,对他而言,这世上没有比让高宜晟活下去更重要的事了。四人自幼一起长大,他们对揽星最是了解不过,知道揽星一生都在为一个愿望而努力,若愿望破灭他将生不如死,为了不让揽星痛快他们只得答应。
将近傍晚时分,北牧铁骑出现在了视野中,所过之处草木摧折尘土飞扬,战马嘶吼铁蹄铮铮响彻云霄,北牧铁骑气势汹汹而来,见此情景高宜晟有些不寒而栗,原本一直听说北牧铁骑多么多么厉害却未曾亲眼见过,心里总是有几分侥幸的,总以为是胆小之人夸大其谈,如今亲眼见到便觉得这若正面对上当真是毫无胜算,甚至连一个回合都抵抗不了。
左右两侧伏击队伍埋伏在草丛里按兵不动,静待着正面对敌的陈胜卓发信号。等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夜幕降临,都没有任何动静,正面既没有开战北牧铁骑也没有离开,高宜晟煎熬的等待着,时间越久内心不好的预感越强烈,直到看到正面壕沟前方燃起篝火,北牧铁骑纷纷下马休息,高宜晟派出去的探子终于回来汇报道陈胜卓不战而降,要为北牧兵马开道让行,这会东华俘军正在填平壕沟,北牧兵马正在休整,明日一早便要度过壕沟南下邺州。
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的高宜晟怒不可遏,起身便要带兵冲出去决一死战,却被挽风抱月拦住,殷鹏程也出面阻拦道:“王爷,现在时机未到不能出兵。”高宜晟恼怒的斥责道:“怎么你还想造反不成,别忘了我才是这次出征军的首帅,是皇上钦封的龙威将军,”高宜晟这会满腔悔恨又焦虑绝望,语调中带着哭腔说道:“现在再不出去阻击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壕沟被平,再想阻拦北牧铁骑就一点希望都没了。”
陈胜卓正面迎上北牧铁骑,立即便意识到对战北牧无异于以卵击石,便直接亮出东华军旗表明身份,北牧铁骑虽觉得奇怪也没多做怀疑,经过一番交谈确定了北牧铁骑休整一夜便从荒城南下邺州,而陈胜卓带领三万东华将士继续驻守荒城。于是陈胜卓命令将士连夜铺平壕沟准备及早送北牧铁骑离去,正当陈胜卓准备填铺壕沟之时,一个士兵模样的人走到陈胜卓面前,献上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低声说道:“我家公子请将军看样东西。”说着便打开了盒子,看到盒子里的东西陈胜卓身形一颤,同时低声问道:“你要怎么样?”士兵模样的人继续说道:“停下掩埋壕沟,镇守此地不要叫北牧铁骑越过一人,做不到的话还会有其他东西送来的。”
正在这时北牧兵马休憩之处的左侧草丛突然冲出一队人马直奔北牧军豢放马匹的绳索圈而去,人人背负着一把大刀,进入马圈便朝着马腿砍去,被斩杀被惊扰的战马嘶鸣着逃窜着,北牧将士正在休息并无防备却很快反应了过来,一时间休息场变战场两路人马厮杀起来。见战火起,右侧草丛中埋伏着的六千将士也冲杀进来,但高宜晟所帅北境援军不过一万残兵如何能是强壮的北牧将士的对手,尽管占据了天时地利,却依然很快败下阵来。
在战况颓势明显无力扭转之时,挽风抱月迅速做出决断,带着高宜晟逃离战场,向着壕沟奔去,高宜晟本不愿独自逃生,奈何力气终是抵抗不过挽风抱月,而殷鹏程也早已得到了揽星的嘱咐,率领禁卫军一路断后护送高宜晟安全逃亡。壕沟后的东华俘军此时也停止了掩埋壕沟,陈胜卓突然下令三万东华将士全力镇守壕沟,不教北牧一兵一马通过壕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