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第98师294旅旅长方靖就回忆说:“11月15日,第98师刚抵常熟,即令第294旅迅速占领城东既设阵地,第292旅任城防守备,进入阵地工事。当时发现既没有现地工事位置图、找不到工事位置,也找不到钥匙。
“官兵们随即按国防线的方向寻找工事。所谓国防工事,钢筋水泥机枪掩体在公路大道南北三四百米之线,仅有十多处像坟堆一样的土包,当时掘开上层,有的是机枪掩体,没有钥匙打不开,只有立即钻开;有的掘开了是棺材(意思是真的坟墓),不是水泥工事。我们只有急急忙忙地占领阵地,构筑临时工事。
“阵地前面隔着一道十多公尺的小河,对岸的树木房子很多,从前没有扫清射界。我们正在占领阵地时,敌人也到小河对面占领阵地,开始战斗。我们占领的掩体工事皆没有联络交通壕(这就是我前面说的配套的步兵工事没有),每个掩体工事仅能容1个班的士兵和1挺机关枪,在日间不能联络,后方粮弹也送不上来,只有在夜间补给。”
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形,不但工事太过简陋,而且敌人前后脚地就跟在后面。即使如此国军还是进行了坚决的固守。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几乎完全散逸,我现在都想象不出来先辈们当年是如何固守的。按照吴福线当时的抵抗记录来看,常熟保卫战总共打了7天,主要阵地除谢家桥一度失守外均没有动摇,说明一直在国军手中。最后被日军用汽艇,于19日夜趁着暴雨,登陆后方莫城,结果整条吴福线被打穿。
锡澄线也是。这回日军学奸了,没有做太多的进攻姿态,直接用汽艇跨过了太湖。锡澄线也就此被打穿,许多部队反倒因为地形原因,被包围在了无锡。这个时间是11月26日,南京已经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我说的把敌人吸引到江南水网地带,恰好让日军发挥出海军强的优势。我们在水面上没有任何手段来对付敌人的船艇,结果两条防线被人家用同样的办法击穿了。
大家都知道法国花费巨资的马其诺防线后来是怎么样被德军绕过的,事实上这种在一战堑壕战军事思想上建立起来的筑垒地域,已经不适合抵御二战的进攻方法了。而且中国的这条被西方人称作中国的齐格菲防线(因为是德国顾问主持设计的),设计修建的时间恰好就是国民党在江西福建大修碉堡的34、35年,所以就一直缺钱少料断断续续的修一修停一停,一直到战争爆发也没有最后完工。
这三条防线是1933年由参谋本部城塞组设计(主持人是贺耀祖)。主要内容是:以步兵营阵地为单位(特别重要的地段以团阵地为单位,次要地段以连阵地为单位)。阵地内设置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建有射击、观察、通讯、交通、伪装、掩体、障碍等设备,以轻机枪、重机枪、战防炮工事为主体,组成环形防御体系。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尽量利用天然障碍物,辅以人工障碍,形成永备工事。
从1934年开始,军委会先后派第36师、第57师、第87师、第88师、独立工兵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和宪兵团,分期分批修筑,主持人就是张治中。但因为工程浩大(实际是被剿共耽误了),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尚未全部完工。
详细分析,这条国防工事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上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的讲:工事体系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建成的阵地之间无交通壕,这样各阵地就成了单个的,孤立的掩体。再如工事的火力配置不符合实战要求。
这些工事从设计上听起来很完备、很厉害,但刚才方靖旅长的回忆大家也都看到了,实际上部队一进驻,马上就会发现根本离实用还差得太远。我相信这跟江结時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老江太过于关注剿共了。
老江这一点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民国时期还没有哪一个反供斗士像他那么专注、那么痴狂,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江结時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当时正兴起一股空想社会主义的热潮,叫做“新村主义”。江结時对这个非常痴迷,一度想在家乡浙江奉化进行实地试验。
他那个时候读马克思的书迷到什么程度?他说:“久而久之,竟不忍释卷,越读越有兴趣。”江结時当时认为:“要救中国,关键是要把资本家杀光。”
江结時的思想转变应该起始于访苏,他在苏联期间到底看到和听到了什么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但他访苏的时间,恰值列宁病重的时候。那个时候苏联政治生活最大的事情,就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两人争当列宁的接班人。应该就是这件事,使原来相当崇拜社会主义的江结時思想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江结時反供立场的大暴露当然是四一二。但四一二的情形其实很复杂,不能单纯的的当作反供看待。因为在四一二事变中,除了反供还参杂着江结時跟汪精未争夺大权的斗争,这可能比反供同样让江结時关注。
实际上抗战初期江结時的反供立场有一定的软化。因为这时候江结時碰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日本多次派人联络江结時,希望跟江达成合作。日本觉得江日合作的基础,就是反供,咱们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反供。日本人也是看到了江结時在反供方面的坚决性,表示对此非常有兴趣。
这就如同本来觉着是香甜的蛋糕,现在发现上面趴着苍蝇,江结時不可能不恶心。所以他觉得不能再坚决反供了,因为这是敌人的目标。本着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这样的原则,江结時开始转变自己的反供思想。
他在日记中这样表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敌人(指日本)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所谓的“尽其所能事”,当然就是抗日,因为共产党的抗战态度是明摆着的,可不像一些跟日本人眉来眼去的地方实力派(比如阎锡山)。
这就是抗战初期的江结時。他不再是对日本一让再让了,也不再是对共产党穷凶极恶了。但可惜的是,江结時在这条正确道路上走了没有多远,就又开始舍不得自己原来的钦日立场了。说到底为什么罗斯福总统从认为江结時是一个钦日派,到最后甚至认定江结時是一个被日本策反的间谍,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江结時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都那么有利于日本。
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江结時的日本间谍身份揭秘》,作者不详。这篇奇文从十四年抗战的总历程,分析了大大小小的事件,怎么看江结時都是帮着日本对付中国的人。因为江结時的战略决策总是那么匪夷所思,总是那么古怪。可是你要把他看成是日本人的间谍,很多事情都能够豁然开朗。
这篇奇文我读的也是哑然失笑。因为确实有许多事情从逻辑上不好解释,所以用这种阴谋论的分析法反倒能够说清楚。
当然我是不相信江结時真的是被日本策反的间谍,我估计那个作者先生也不是相信这一点。只能说江结時的大部分战略决策,都太像是在毁伤中国;太像是在帮日本人。所以这样一分析,江结時就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别有用心,似乎一切都更好解释。
我建议诸君可以上网读一下这篇奇文,读了以后各位大大应该能理解这几年很多吹嘘老江的书和文章其实不值一驳。
不管罗斯福是不是联想力太丰富了,但日本人一直很感激江结時这是真的。在日本爱知县的幸田町。就建有专门纪念江结時的中正神社。而且建的相当漂亮,网上有照片大家可以搜看。
这个中正神社的周围种满了樱花。神社的牌匾上刻着:“本社是为了纪念中华民国前总统江中正而建立的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日,江公曰:‘以德报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分区占领日本,放弃战争赔款,反对罢黜天皇,200多万军民即行遣归日本。由此,才有如今日本之兴旺。想来对于战败国,这种宽容是各国领导人所未见的。大恩无以为报,特立斯社于此,以表诚挚感谢,永世不忘。”江对日本这样的做派,也难怪罗斯福怀疑江结時是日本间谍了。
罗斯福这种怀疑从九一八就开始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得到了多少战利品呢?最保守的估计,日军共接收飞机262架,迫击炮及其他各种火炮3,091门,战车26辆,步枪和手枪118,206支,机关枪5,864挺。
实际上罗斯福是不知道九一八主要是张雪良的责任,作为外国人他当然会把事情归咎于中国领导人江结時。所以这个逻辑当然是不对的,要这样说岂不是张雪良更像是日本间谍?
但不管怎么说,江结時在这方面确实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