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岛这块土地总是会出现奇奇怪怪的事情,胡炫正在长崎审视着南方四国动向时,在九州中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堂而皇之的诞生了一个国家。
“大旗国”,大旗国的国旗是一面写有礼字的白旗。顾名思义,国家的一举一动都要站在礼上,才能彰显大旗国的正统与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这个国家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浮山和四国的注意,只是个偏安一隅的教书先生收拢四周的山民组成的用于自保的小山寨。
因为这里地处山区不受外界战火袭扰,很快四面八方躲避战火的人们就把这个小山寨扩充的如同一个国家的规模。从来没有建国概念,也没有想过成为国主的教书先生当然不会继续坐在这个滚烫的位子。让贤后,教书先生隐居山林。大旗国也就成为了新国主真次郎的天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国吞并的领地越来越多,手下逐渐雄厚起来的军事实力也开始受到了两个九州霸主的注意。
是拉还是打?同时摆在胡炫和长宗我面前。
胡炫力主以战促和,四国方面试图通过合谈拉拢对方进入自己的阵营。
在主战方面胡炫得到了九州北部大部分龙造寺旧部的支持。原因非常简单,我们是贵族,而那个草民出身的大旗国怎能和我们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大旗国在实力雄厚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大山,国都定在靠近东海的熊本。熊本位于九州中部,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内陆气候特征。
大旗国将国度选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这里靠近大海背靠山区,攻可一路南下,退可隐居山区,是个不错的地方。
此时的大旗国领地包括后来熊本的全部领土和大分的西部地区,可谓地域广大。又因为比邻山区,大旗国的士兵吃苦耐劳,作战彪悍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士兵。正是因为大旗国的国力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周边的小集团纷纷归附大旗国,也让大旗国的气势一日胜过一日。
四国和浮山都没有将大旗作为对等的对手。可是大旗国主真次郎并没有这样认为,他认为实力雄厚的大旗国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领土面积上都已经是一个大国了。当然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统一九州岛的难度,真次郎决定在九州两家实力最强的势力面前做壁上观,坐看两方打生打死,最后渔翁得利。
一个刚成立的小国想将两个军阀玩弄执掌之中,那怎么可以!第一个决定打破这种局面的是四国的长宗我,四国派来的人要求大旗国立即响应国主的号召,收归到四国的门下。如若不然,四国大军一到鸡犬不留。
随后浮山的代表也来了,要求大旗国马上投诚。可以给他个富家翁当当,至于军权还是不要碰的好。
一前一后,两只人马都在等待真次郎的决定。本来真次郎就是山里的猎人出身,对于国家的整体战略走向也是一团乱麻。当两方的使者齐聚熊本,要他必须选择投靠一方时,真次郎决定和自己的创业伙伴商议一番。
会议开的很热烈,也很火爆,期间谩骂,斗殴一直相伴到会议结束。
浮山的条件被与会代表一直反对。
“我们都是苦哈哈出身,现在富裕了,有兵了。那些官老爷们就都过来抢果子了,这怎么行?军权不能交,交了军权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他们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了。”下面的草头王一个个义愤填膺。总结起来一句话,投诚收编可以,但不能离开军队。
多次会议之后,在四国可以保留军队这样优厚的条件下,真次郎决心与四国一起阻挡浮山的残暴大军进驻大旗国。
当浮山的使者被大旗国驱逐出境的那一刻起,九州所有的目光被靠近东海这一侧的熊本吸引了。
六月初二,天气晴朗,在长崎的胡炫发布了对大旗国及其帮凶四国军事集团的讨伐令。
浮山在长崎的所有军事力量,在轰然作响中开始了行动。
大明浮山从海上送过来的四万五千的新兵被胡炫分派到了各个老兵营里,一个老兵带领数个新兵逐步适应九州战场环境,这也算是战场培训的一部分。一边战斗一边训练,这是汉尼拔给胡炫想出的尽快获得合格战士的办法。
这些十五六的年轻人都是从浮山军营里刚刚训练半年的新兵,没进过战场,没见过血腥,更没有参加过大集团作战。对于胡炫来说这些就是一群刚刚穿上军装的普通人,可是浮山现在再也没有军队可以派出了。这些还是胡炫在来九州之前招募的。依靠胡炫的名望,还有浮山的高军饷高福利的诱惑,在山东地区招来的合格兵员。
这次浮山除了给自己留下了必要的武装力量,基本把能派来的士兵都送到了九州前线。而此时在浮山新一轮大规模招兵也在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可是把周边的明军吓坏了。幸好,精通国内政务的胡泽亲自写了份折子向大明朝廷解释这次行动的目的及规模,才把这群只知道之乎者也,损人不利己的家伙稳住。
当然能够在朝堂上做出有分量的解释还得靠兵部尚书这位大佬来实施。政治军事两手都要互相协调,这才能保证浮山现在的利益。
战场选在熊本对于浮山军有两大好处:一距离足够近。并且可以全天候的获得海上支援。粮饷,后勤武器弹药都可以通过浮山高效的海军部队及时的输送到前线部队。第二个好处就是前来帮助大旗国解围的四国军可谓倾巢而出。浮山想攻击四国在九州岛的大本营就要翻越层层大山,路途遥远不说,单是个水土不服就可以让浮山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这回四国千里迢迢前来支援大旗国,让浮山免于长途奔袭,其不让浮山大佬们内心惊喜非常。
从大分一路爬山越岭的四国军队,与七月三十日终于到达大旗国国度,熊本附近。
此时对面早已经建设好营地的浮山军,队伍已经高达三万五千人。还有一万人后备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到来。真田一率领的第五纵队,在获得胡炫秘密命令后,与六月十五日出发一路潜行,直奔四国军的大本营大分。那里军力被抽调一空拥有战斗力的精锐军队可以说都被四国派往了大旗战场,缺兵少将的大分在真田一面前真的不够看的。此外这里是盛产粮食的高产区,胡炫早就眼热好久了。只要这次可以彻底击败四国与大旗国的联军,那么九州的战事就可以提前结束了。
一路上,张平非常不舒服。一个是水土不服,另一个就是长宗我现在已经不在把张平的建议放在眼里,他已经开始膨胀了。
“要是族叔在这里就好了。他的话长宗我殿下一定会听吧。”张平站在路旁的土坡上看着从身边路过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四国军卒。
长途奔袭与强大的敌军进行决战,本应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也不知道长宗我到底怎么想的,竟然一意孤行,非要倾巢而出准备在熊本展开最后的决战。这不是智者所为,张平对于四国军的前景并不看好。看着年轻面孔一个个疲惫不堪的走过面前,心里不由悲伤起来。
张家本是四国来往的海商,一次机缘巧合的邂逅让张家牢牢的绑在了长宗我部的战车上,此时张平想问自己的族叔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位主公啊。
交横跋扈,不进忠言,狂妄自大,不知己更不知敌。以疲惫之师与强大敌军决战,这在那本兵书上都没有啊。
张平在路上埋怨族叔的时候,在四国缓缓前行的军阵里,长宗我此时意气风发,自己等待决战的时间够长了。要不是四国境内战火越演越烈,后方不稳。他也不愿意此时进行决战。这大旗国的十二万军队可是太吸引人了。若是能够收编个七八万人,自己就不用再从危机四伏的四国调集人马了。
张平的建议非常中肯长宗我是知道的,也非常信任这一对叔侄。可是他们不明白九州与四国局势的关系。若是此时退回四国,大本营哪里的混乱或许可以很快平定。可是这次耗费了大量金银的出兵就会被人看做一场可笑的军事游行,这在年轻的长宗我眼里是不容许的,更会动摇长宗我在家族中的影响力。
若是此次一战消灭浮山的军队,那么意味着全日本第一位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强大的明国将军的自己才是日本第一号的军事天才。不但获得名声更可以以逸待劳彻底平定九州的混乱局面,然后才可能抽出时间返回四国,让长宗我族成为整个日本西方的统治者。至于德川家要统一日本还的问问长宗我日本第一军事天才同意不同意。
看着身边旌旗招展的队伍,长宗我突然明白了武田信玄,织田信长那些历史上著名人物为何要上洛了。
战场,才是武者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