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说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九千岁 > 第三十七章 这个女人不寻常

第三十七章 这个女人不寻常(1 / 1)

特么这个理由不仅强大,而且纯天然,无解!

最关键的,赵允让居然没有一种被压榨的感觉!

看起来鲁迅说的对啊,人只有两种情形——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候,还有一种,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

被自己的老爹敲诈勒索,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至少比起前世往死了坑自己的那个家,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赵富贵欲言又止。

还有神马啊?

除了蜂窝煤,也没什么了。

碧落春一个月十坛,早就成了日常了。

“还有就是遇到一件事,从老王爷那里听了一耳朵,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

“说吧!”

赵元俨那是什么人,能漏出来的,绝对就是他要告诉你的。

而且还一定是最重要的那种。

赵允让看着赵富贵,这老头在碧落山庄一辈子,不会也是赵元俨事先安排好的吧?

赵允让忽然觉得有些头痛。

“说是什么交子,还说什么太后摊派,好像王爷很不愿意的样子!”

交子?!

赵允让直接就蹦起来了。

交子啊!

这玩意儿已经到汴梁城了吗?

当初未央阁弄了六万两银子的时候,可是三辆双套大车才拉回来的。

真要是有银票,自己就能揣回来。

虽说现在的交子也就处于萌芽阶段,可是这萌芽都是划时代的那种好不好?

而且这是最早的的货币,真要是能弄到手,那就是大宋联邦储备系统啊!

妥妥的大宋联储!

“不行,我要进城!”

赵允让和小六子一马双骑,连夜进城。

差一点城门就关了,好在小六子和城门的人认识,一路狂奔,来到了周王府。

正好一家人在吃晚饭。赵允让这个气啊,自己这么狂奔几十里,这可好——一家子其乐融融,压根就没人考虑自己啊!

其余几个哥哥居然也都在,这就有些诡异了,不是什么初一十五的日子,这些都成了家的在这里做什么?

难道是在等自己?

赵元俨一点也不惊讶,吩咐添双筷子。

三个哥哥直接往外边挪了挪,让赵允让挨着赵元俨坐下。

赵允让老大不愿意,上学就不愿意挨着讲台坐,这是一样的道理。

可是看那三个齐刷刷的动作就明白了:你最小,所以你来。

呃,赵允让突然觉得应该再让赵元俨给自己添个弟弟什么的,看老头身体不错,估计问题不大。

看看吃的差不多,赵元俨把手里的筷子放下了。

这一放下,几个伺候的家人全都悄无声息地出去了。

“你回来有事?”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当初谁说的私自回来腿打折的?

赵允让突然醒悟:坏了,八成上了老头的当了。

这老头可不是凡人,八大王的名号是白叫的吗?

估计是想到了这交子里边事关重大,可是又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是把自己弄进来当军师用啊。

还真是瞧得起自己,估计自己这段儿的各种事一样儿不落,全落在赵元俨眼里了。

“交子,听说过没有?”

“听说过!”

“我就知道,要不你会连夜进城?”

老头很有几分为自己的神机妙算得意的模样。

“说说!”

说什么啊,啥也不知道,说什么说,赵允让无语。

“你先说说。”

赵允让觉得,自己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信息,老头这么干,一准儿是有确定的消息。

老头目光闪动:“益州有人带着一百万贯进京!”

特么,每次有人提到这州那州的,赵允让都得先反应一会儿。

就这个益州不用,诸葛亮出师表里就有啊:益州疲弊嘛!

就是现在的成都!

一百万贯,就是一百万两银子,算起来起码得五十辆大车。

这还是银子,要是铜钱,估计得个二三百辆。

这肯定不现实,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黄金。

谁这么大手笔啊?

这一路上,难保不遇到个山高林密,蜀道难你以为是李白说着玩的吗?

出一次手,找地方把金子银子的融了,那就是一暴发的富家翁。

当初火车运黄金都能让有心人弄山洞里去,你这可是马车!

“这人有病吧?”赵允让大胆猜测。

赵元俨横了他一眼,显然对他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不满:“益州十六家官商,难不成都有病?”

这些官商的前身,原来是益州的几家交子铺户,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

后来造假以及各种纠纷太多,所以益州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

面额当场填写,拿多少银子,填多少数目,来作为支付凭证流通。

存银子的商人人提取现金时,每一千文收手续费三十文。

说白了,这就是最早的银行。

而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习惯称为“交子”,也有直接叫“楮币”的。

就这十六家官商,后来因为发现拮据或破产不能兑现被禁止发行淘汰的也有。

不过这十六家的数目算是固定下来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幕后金主,大股东。

天圣元年,朝廷在益州设益州交子务。

赵元俨长出一口气:“知道为什么天圣元年设置这交子务么?”

“时代发展吧,”赵允让不由自主给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瞬间觉得不妥,“这里边——还有什么内幕不成?”

“你可知道当今太后籍贯何处?”

太后啊——这个多少知道一点。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嘛,籍贯就是益州华阳,现在的成都一带。

原来听评书的时候,经常听说。

什么“狸猫换太子”,那就是说这位太后的。

这么说,当今圣上,仁宗赵祯,就是那个狸猫的一般等价物啊!

呃,当然,这是民间传说,和正史是有很大区别的。

老头这是在暗示交子和太后有关系?

而赵元俨的八卦比赵允让的消息详细多了。

这个刘娥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女主奋斗史,绝对励志,而且大团圆的那种。

原来刘太后的祖上也曾显赫一时。其父刘通,那也是宋太祖时期的都指挥使。

后来她的父亲战死,家道中落,和母亲寄居外祖家。后来被嫁给了一个银匠龚美。

你看,这简直就是完美的重生开头嘛。

家族显赫,家道中落,显然寄居外祖家的时候,遭遇不是很好。

以至于一个刺史的千金,最后嫁了一个小手艺人。

居然还学了一手鼓词来谋生,也就是摇着拨浪鼓街头卖唱那种。

后来辗转来到了京城,正好赶上宋真宗,那时候的襄王赵恒。想要找一个女子。

而且赵恒认为“蜀女才貌双全”,你说这个结论,他一个深宅大院的王爷,是怎么得出来的?

王府选姬,刘娥正好符合“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条件。

当时负责这件事的王府管事和龚美交好,哥俩一商量,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弃。

所以龚美变成了刘美,枕边人变成了大哥。

刘娥就这样入了王府。

跟了真宗之后,真宗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可是这样一个身份的女子,皇家哪能看得上啊!

所以又被太宗驱逐,还给赵恒指定了皇后。

照理说,这刘娥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可是真宗舍不得啊,就学着汉武帝金屋藏娇,把刘娥藏在管事家里,没事就私会下。

就这样,刘娥潜伏了十五年,等太宗死了,真宗即位,才正式入宫。

而当时刘娥已经三十六岁,常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

赵允让一凛:“琴棋书画?”

赵元俨意味深长:“是啊,你以为那青衣楼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而前夫龚美也成了刘美,追随真宗,只能说,都是能人啊!

之后刘娥一直无出,最后只能借腹生子,将侍女李氏生出的儿子养在膝下,就是现在的皇帝赵祯。

赵允让点头,这特么简直就是一出宋版甄嬛啊!

最主要的,这历史上评价貌似还挺高。

汉朝吕后垂帘听政,唐朝武则天干脆自己挑挑子干起来,名声都不怎么地。

要不,骆宾王也不会说“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了。

可是刘娥就没有!

史书上甚至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不过目前来看,刘娥想着在汴梁城摆弄交子,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她不会真得要做武则天吧?

因为历史,所以赵允让一直也不是很关注这事。

过不了几年,仁宗主政,正是大宋最好的时候。

听赵元俨这么一说,赵允让才突然发现,情况还很复杂。

这不是历史,这是要面对的现实,而且,是他马上要面对的现实。

和这样一位青史留名,运气堪称奇遇的太后做对手?

赵允让表示压力山大。

交子最早出在成都,这大概是历史的车轮子碾到那边了。

可是天圣元年,官交子在成都发行,国家性质的纸质货币正式出现,就不是偶然了。

难不成,这刘太后也是穿越来的,而且专修金融专业?

也不对,学金融的女子,哪能迷住皇帝啊?

赵元俨可不管赵允让这边思绪如潮,介绍完,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允让。

赵允让点头,不管这刘太后是什么意思,这交子的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在手中。

“呃,父王,三位兄长,你们手头一共有多少银子?”

最新小说: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公主万福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催昭嫁 三国美色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