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下两块钱,雷隐没有返回公交站点乘车,而是慢悠悠地沿着主干道走着,一边走一边看路上的美女,遗憾的是,或许是因为天气炎热,或许是因为要上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再也看不到像王雅芙这种程度的美女,这让他心里觉得有些惋惜。
可是,一想到已经离开的王雅芙,雷隐直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涌上心头,冷得他浑身哆嗦。麻辣隔壁,辛辛苦苦帮她追回损失,结果自己从流氓升级成为一个好流氓,这叫什么事啊?有位前辈果然没说错,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唉,看来,以后不要当好人了,就做个不好不坏的人吧,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活个五百年就行了。
“咦?”
街道两旁,咖啡厅、餐馆、理疗店、超市等等一系列的商铺绵延至远方,雷隐对这些商铺兴致缺缺,径直走了过去,但是,当他走过街道拐角处时,一家名叫“宝书斋”的书屋,倒是让他多看了几眼,脸上,也不由得浮起一丝好奇之色。
这家书屋坐落在二楼,面前正对着一条人流车流较少的分支干道,环境也算得上安静。只从外面来看,书屋的规模远远比不上那些动辄就占据几层楼的大书城,但是它的装修古典雅致,透露着浓浓的古典和人文气息,尤其是那招牌上龙飞凤舞的三个字,更是彰显出书写者深厚的书法冇功底,与周围一栋栋现代气息浓郁的建筑楼房构成鲜明的对比,让人颇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好奇之下,雷隐迈步走向了这家书屋,虽然之前他没有在华夏生活过,但是他也知道,这种装修布置较为复古的书店,叫做古旧书店,主要经营收购、收藏和出售古旧书籍等业务,里面收藏的书籍,出版时间,从十数年到数十年不等,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有时候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年代悠久的线装本。
当然,雷隐并不是一个古籍收藏家,他对书籍本身不是十分看重,在他看来,真正重要的,有价值的,有内涵的,是书籍里面记载的内容和知识,这就类似于买椟还珠的故事,珍贵的是木匣子里的珍珠,而不是木匣子本身。不过,就他所知,有不少的古书籍收藏家,他们有能力购买古书、购买线装书,但是目的纯粹是为了收藏而收藏,又或者是为了向外人炫耀自己是个很有文化素质的人,对于书籍里面的内容,从来都是束之高阁,不愿多看。
走进书屋,由于时间还早,书屋里只有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张紫檀木椅子上看书,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发现来人是个年轻小伙子,愣了一下,对着他微微颔首,便低下头继续看书,不再多加理会。
雷隐摸了摸鼻子,心里有点儿好笑,这是把自己当成透明空气的节奏吗?这样的服务态度,在现今这个社会里,似乎有些不妥吧?如果他对每个上门的顾客都抱着这样冷淡的态度,无论如何,顾客心里总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长期以往,那这家书屋,恐怕很难维持下去吧?
不过,他留意到,这个正在专心致志看书的老人,穿着一身做工精细考究的唐装,看起来不像是缺钱的主儿,果然,有钱就是任性!
这样也好,雷隐也不太习惯那种过于热情的态度,尤其是挑书看书这种事情,一个人安安静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雷隐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和医学知识相关的书籍,他本身是一个中医,每多学一点儿知识,医术就会有多一点儿的提高,虽然他的医术已经登堂入室,称得上“大家”的水平,但是他也知道,和古代那些或耳熟能详或不闻于世的顶级名医相比,他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别的不说,就是一个夏老头,已经稳稳地胜他一筹,短时间内还没能看见打倒夏老头的曙光,为此,他不少遭受夏老头的鄙视和冷嘲热讽,妈了个巴子的,你活了多少年,而我才多大?在我面前耍威风算个鸟毛啊?
为了不再被夏老头鄙视得五体投地体无完肤,雷隐决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将自己的医术提高一个两个三个档次,然后衣锦还乡,威风凛凛把夏老头踩在脚下,将之前遭受的屈辱和嘲笑十倍还给他,一雪前耻。
书屋的面积比他一开始预料的要大,因为从外面看,只能看到书屋的外厅,也就是他走进门口时的这块区域,而在书屋的里侧,还有一块区域,那里也陈列着各种书籍和文献。
不得不说,这家宝书斋收藏的古旧书籍,数量相当多,一行行,一列列,摆满了各个书架和柜台,种类也十分繁杂,涉及军事、经济、天文地理、书法、奇闻小说等等——而且,这里的书籍虽然陈旧,书页普遍开始泛黄,部分书籍的边角甚至出现了破损,但是,书屋员工对书籍的维护很到位,书籍表面干净,无尘无垢,一些破损厉害的书籍,也尽量给修补完整,而且,空气中并没有飘荡着那种古旧书籍散发出来的霉味和异味,在书籍的维护和环境的清洁这两个方面,书屋做得非常不错。
在外厅逡巡了一圈,雷隐并没发现医学相关的资料,看来它们应该被摆放在里侧区域,于是他就走进了书屋里侧,果然,在那里,有两个大书架专门放置医学书籍与资料,有中医,也有西医。他粗略浏览了一遍西医书籍的书目,并没有多大关注,走到摆放中医书籍的书架,细细地搜索起来,希望能稍微看到一些有价值对他有启发的内容。
这些中医书籍,有的是中医基础知识的讲述,有的是关于草药学的介绍,也有一些颇有名气的中医对于自己擅长的中医方面的心得体会,比如诊脉、针灸、摸骨、处方等等。雷隐一本本书望过去,稍微感兴趣的就抽出来看一遍,可是,当他看到最后一本的时候,心里却有些失望,尽管,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路看下来,不说毫无收获,里面的某些内容对他也有些许启发,但总的来说,并无令人惊艳之处,即使今天没有看到那些内容,但在以后治病救人的时候,只要遇到相似的情况,他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得更加好,更加优秀。